close
其他資訊
讓孩子輕鬆改掉老是說"不要!"的壞習慣。
★總銷售突破127萬冊
★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
張大嘴巴,眉毛彎彎上翹的露露,喜歡說「我不要!」。自始至終「我不要!」這句話貫穿了全書,眉毛的表情,明顯的表現出角色的情緒,也將全書「反抗」的氣氛營造到極致,蘋果、蛋糕、太陽等擬人法的表現,更顯得童趣十足。
育兒小叮嚀︰書可以引導情緒,也可以宣洩情緒。3~4歲的孩子正處於第一個叛逆期,總喜歡唱反調、鬧彆扭,這本圖畫書帶點誇張的手法呈現孩子日常的行為,不但易讀也易懂,是一本很適合了解有關情緒主題的圖畫書。
本書特色
大家通通都說不要、不要,而且跑光光,只留下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小露露了…
當孩子成長到可以自由行動,可以部分自我滿足時,他會想要有自主權。說「不」是邁向獨立、自主最簡單的一步。說「不」會讓孩子感覺有力量,也是一個支配者,而不是一貫的無助或是被支配的感覺。所以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拒絕、反抗,視為健康心理發展表徵必備的第一步。三至四歲的孩子正處於第一個叛逆期,總是喜歡唱反調、鬧彆扭,這本圖畫帶點誇張的手法,呈現孩子日常的行為,不但易讀易懂,是一本很適合了解有關情緒主題的圖畫書。
作者: 瀨名惠子/圖文
新功能介紹- 譯者:沈晨音
- 出版社:臺灣麥克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14/02/01
- 語言:繁體中文
其他新聞減肥方式比較
▲過去30年都沒人發現圖靈的書信。(圖/翻攝自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官網)
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
英國曼徹斯特大學(UoM)25日於網站發表文章,驚喜指出在老舊檔案櫃中找到「計算機之父」圖靈(Alan Turing)的148封書信,過去30年來都無人發現。圖靈曾在二戰期間破解納粹德軍的密碼,又被譽為天才數學家,於2014年上映的《模仿遊戲》就是在講述他的故事。
據《衛報》(The Guardian)報導,近150的信件中包含他在1953年時拒絕出席一場在美國的會議,「我不喜歡旅程,還有我厭惡美國。」其他內容主要是學術研究,像是1951年在BBC節目中的手寫草稿,名為「機器可以思考嗎?」現在這些信件已被分類,網路上都可以搜尋到。
發現文件的邁爾斯教授(Jim Miles)表示,「這所學校的人之前都不知道,真的是一個驚喜。」曼徹斯特大學檔案保管員彼得斯(James Peters)也說,雖然信件中並沒有涉及太多圖靈的私人生活,也沒有家人寄來的信,但依舊讓人更認識圖靈在學術上的研究。
圖靈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密碼系統,幫助盟軍取得二戰勝利,後來因為同性戀傾向遭到英國政府迫害,1954年由於氰化物中毒逝世。圖靈的罪在2013年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特赦,開始有了「圖靈法案」的討論。之後艾倫圖靈法案於今年1月生效,約49000位因同性戀定罪者被赦免。
▼《模仿遊戲》改編自圖靈的真實故事。影片取自YouTube,如遭刪除請見諒。
#NEWS_CONTENT_2#
瘦肚子運動
▲我來看妳啦!(圖/翻攝自Laura Galluzzo/Lovemeow,下同)
寵物小組/綜合報導
國外一名女子Laura Galluzzo失去了17歲的愛貓Ella,傷心到以淚洗面,覺得世界都要塌了。正當她走不出悲傷情緒的時候,鄰居家的暖男貓Simba像是決定承接Ella的陪伴任務,開始天天都到Laura家報到,默默陪伴在她身邊,讓她不再感到孤單。
Laura和家人大約一年前搬到這裡來,有天她無意識看向窗外,發現有一隻漂亮的貓咪在向自己打招呼;而Ella則是在室內保持距離觀望著。當她了解Simba就住在隔壁之後,Laura感到相當開心,因為這隻貓實在是太可愛,有時看著兩隻貓咪互相對望,也能有淡淡的幸福。
▲他們剛搬來的時候,Simba就時常來打招呼。
不過前陣子,Ella因為年紀大了先啟程到了彩虹橋,這讓Laura雖然早就做好心理準備,還是感到相當傷心。不過,在Ella過世的幾個星期之後,Simba來了,而且天天都會花時間陪伴這位難過的鄰居,「牠不一定每次都會進家裡,更常在門廊或車庫靜靜趴著,或是小睡一下。」
Laura說,她完全相信這隻暖心的貓咪知道自己的痛苦,所以才來分擔她的憂傷,這讓她感到相當暖心又感謝。而Simba的主人對於愛貓這樣的舉動也很驚訝,並認為Simba一定也非常喜歡Laura一家人才會這樣。也因為有了Simba的陪伴,Laura比想像中更快走出傷痛,天天期待著牠的到來,這讓她感到無比的放鬆和紓心。
▲▼現在更是每天都來了。
FD4317FAE23F58CD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